天天达
    1968年苏军入侵布拉格是冷战时期的一起重大历史事件,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回顾: ### 一、事件背景 * **布拉格之春**:1968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开始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旨在使国家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实现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这些改革措施得到了国内民众的广泛支持,被称为“布拉格之春”。 * **苏联的担忧**:苏联认为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是对其在东欧地区领导地位的挑战,担心改革会导致捷克斯洛伐克脱离苏联的控制,进而引发东欧地区的政治动荡。 ### 二、入侵过程 * **军事准备**:1968年8月,苏联联合华沙条约组织的其他成员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进行军事准备,计划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武装入侵。 * **入侵行动**:1968年8月20日至21日,苏联及其盟国的军队约50万人,在代号为“多瑙河”的行动中,迅速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苏军首先通过民用客机伪装的方式,在布拉格机场降落并占领关键设施,随后其他部队也迅速进入捷克斯洛伐克的主要城市和战略要点。 * **政治逮捕**:在入侵过程中,苏联军队逮捕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主要政治领导人,包括杜布切克、政府总理切尔尼克等,并将他们押往莫斯科。 ### 三、事件影响 * **国内反应**:捷克斯洛伐克民众对苏军的入侵表示了强烈的抗议和抵制。他们包围了苏军的坦克和士兵,高呼反对苏联的口号,表达了对领导人和政府以及改革的支持。然而,由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设施、指挥系统和情报系统都被苏联掌控,因此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 * **国际反应**: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西方国家在联合国提出了抗议,中国也跟进西方国家谴责苏联。然而,由于冷战时期的核对峙和东西方阵营的对立,西方国家无法对苏联采取实质性的军事行动。 * **政治后果**:苏联入侵后,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进程被彻底打断。苏联扶植了亲苏派势力组建新政府,并加强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控制。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重新回到了苏联模式的轨道上。 ### 四、深远影响 * **政治格局变化**: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事件加剧了东西方阵营的对立和冷战的紧张局势。它使西方国家更加警惕苏联的霸权主义行为,并促使他们加强自身的防御和安全措施。 * **历史教训**:布拉格之春的事件提醒人们,政治改革和民主化进程需要谨慎推进,并需要考虑到国内外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