舐犊之情的典故出自《后汉书·杨彪传》。 典故内容讲述的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位谋士叫杨修,因屡次卖弄小聪明令曹操不满。一次,曹操出兵汉中进攻刘备,困于斜谷界口,欲进不能,欲退又怕被人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正好厨师进鸡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夏侯惇大惊失色,立即请杨修至帐中问他:“公何收拾行装?”杨修说:“从今夜的口令便知魏王不久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说:“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曹操得知此情后,唤杨修问之,杨修以鸡肋之意对,曹操大怒说:“你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杨修被杀后,曹操见杨彪日渐消瘦,便问他原因,杨彪回答说:“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意思是自己没有金日磾那样的先见之明,能自己动手把“不屑子”杀了,尚且怀有老牛以舌舔犊那样的爱惜之情。后来,“舐犊之情”就被用来比喻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