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第二次百年战争是指从约1689年至1815年间,英国(起先为英格兰王国,后为大不列颠王国和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与法国(先后为法兰西王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之间的一系列军事冲突。 这场战争并不是一场单一而连贯的战争,而是由两个主要交战国之间的一系列断断续续的战争组成。这个名词也用来指代英法两个世界强国之间的竞争状态,而不仅是直接军事冲突。这是一场决定这两个殖民帝国未来的较量,而英国在1815年的最终胜利,确立其日不落帝国的霸主地位。 第二次百年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此后,由于法国对试图夺取英国王位的詹姆斯党提供庇护与支援,连带加剧了英法的紧张关系,使英国狂热地参加每一场打击法国的大战。 在战争过程中,英法两国在欧洲以及海外殖民地爆发过多次激烈战争,如大同盟战争、七年战争等。其中七年战争(1756-1763年)是其中最大、也是最具决定性的冲突之一,结果由英国获胜。心有不甘的法国,随即支持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独立革命,协助美国独立建国成功破坏了英国在北美的殖民霸权。 此外,第二次百年战争对英国的外交政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采取了均衡政策,即永远在不那么强大的一方,让自己成为影响时局的筹码,这是英国的成功之道。 总的来说,英法第二次百年战争是一场复杂而漫长的战争,对近代英法两国的定型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