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是判断通货紧缩的主要标准。多数学者认为,当物价水平出现普遍且持续下降时,即可断定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率下降,且通常为负值,也被视为通货紧缩的一个标志,通常通货膨胀率超过2%的下降被认为是通货紧缩的标准。 2. 货币供应量减少:与通货膨胀相对应,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减少也是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表现。当货币供应量在某一水平上持续下降时,可以认为出现了通货紧缩。 3. 商品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往往发生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商品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大量商品不能在合适的价格水平下销售出去,以货币计量的商品总需求连续降低。 4. 经济活动减弱:通货紧缩通常会导致经济活动减弱,GDP增速下降。当GDP增速持续为负值,或者显着低于正常水平时,可以被视为通货紧缩的一个标准。 5. 失业率上升:通货紧缩期间,由于货币供应量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企业商品积压导致再生产受阻,市场投资不足又没能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因而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失业率显著上升,达到一定比例(通常为自然失业率的两倍以上)时,也说明经济可能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此外,通货紧缩的判断还可以从更具体的方面来界定,如按照程度分类,可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严重通货紧缩和恶性通货紧缩;按照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公开的通货紧缩和隐性通货紧缩;按照持续时间分类,可分为短期性通货紧缩、中期性通货紧缩和长期性通货紧缩。 综上所述,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是一个综合多方面的考量,包括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商品有效需求、经济活动以及失业率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