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8战略轰炸机

 

    轰-8(英文:Xian H-8 Bomber,中国代号:XAC H-8)轰炸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远程战略轰炸机设计方案。以下是对轰-8战略轰炸机的详细介绍: ### 一、研制背景与历程 * **背景**: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发展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打击能力成为核心。鉴于当时轰-6轰炸机航程不足、载弹量一般、飞行速度慢等问题,空军提出了开发远程战略轰炸机的需求,代号“轰-8”。 * **历程**: 1. 1970年,西安飞机制造厂(西飞)提出在轰-6基础上换装英国“斯贝”Mk.512-5W涡扇发动机,同时维持轰-6整体造型不变,在两侧机翼根部以及机翼中段加挂“斯贝”涡扇发动机(共计4台)。通过这种更换新式发动机的方式,直接增大航程并达到改善性能的目的。 2. 轰-8项目在1971年9月因技术储备和研制经费不足而终止。但有一种说法是,在周总理的干预下,轰-8计划得以保留,并在1975年完成了首架样机的试飞。 3. 1978年,随着国家局势的稳定,轰-8计划进入密集试飞期。 4. 1980年,轰-8正式定型,采用了六台WS8甲翼吊布局,是为轰-8甲。 ### 二、性能参数 * **空重**:65吨 * **起飞重量**:155吨(一说为163吨) * **最大载弹量**:18吨 * **最大飞行速度**:0.9\~1.0马赫(一说为1000公里/小时,高度7800米) * **无空中加油时航程**:可达到16000公里(一说为11000公里) ### 三、后续发展与改进 轰-8在定型后经历了多次改型,包括轰-8B、轰-8C、轰-8D、轰-8E等,这些改型在发动机、航电系统、火控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和改进。此外,还有基于轰-8B改进而来的加油机轰油-8,以及换装了更大推力发动机、加强了机翼结构、换装了全新航电与火控系统的轰-8F(代号“火神”)。 ### 四、意义与影响 轰-8作为中国第一次尝试制造战略轰炸机,虽然最终未能成功服役,但其研制过程对于提升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积累研制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轰-8的研制也为中国后续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轰-8战略轰炸机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虽然未能实现最终的服役目标,但其研制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仍然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