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国劳工

 

    一战期间,中国劳工为欧洲战场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支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参战国,并未直接派遣军队前往欧洲作战,而是采取了派遣劳工的方式参与战争。这些劳工主要来自山东省和临近的北方省份,他们被英法两国招募,用于补充战场上的人力资源不足。 从1916年8月起,年龄在18\~40岁的身强力壮的中国劳工被陆续送往欧洲。据统计,共计有14万中国劳工前往欧洲,其中为英军服务的中国劳工有十万人,为法军服务的有五万人。这些劳工主要负责为前线部队提供各种低技术含量的支持,如搬运货物、建造营房、挖掘战壕、装填沙袋等。然而,随着战事的发展,一些中国劳工也被送到了战场上,参与挖战壕、修工事,甚至是清扫地雷等危险工作,有时他们挖的战壕距离德国人仅有50米。 英法两国为了吸引中国劳工,开出了非常优厚的务工条件,如包吃包住、保证年收入、以及一旦有人前往欧洲务工,他在中国的家庭每月也能领到一定的银元等。然而,尽管有这些待遇,但劳工们在欧洲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苦,他们面临着战争的危险、疾病的困扰以及种族歧视等问题。 一战结束后,这些劳工中只有部分人能够返回家乡,而他们的功绩也在日复一日中被世人遗忘。尽管如此,中国劳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他们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