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达

二战时期飞机弹孔的故事

 

    二战时期飞机弹孔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改变战争策略的过程。 在二战期间,美国面临着敌军空中打击的严重威胁,科学家们急需找出一种办法来提高飞机的生存能力。哥伦比亚大学的一组科学家接手了这个任务,他们开始研究飞机各部位可能被打的次数以及被打后是否修得回来等,最后发现飞机各部位留下的弹孔数量有差别。他们初步估计,如果飞机不能全身都穿钢甲,那就应该把钢甲集中到飞机最容易挨打的位置。 然而,一位叫做瓦尔德(或亚伯拉罕·沃尔德)的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应该把钢甲加到飞机弹孔最少的地方,即飞机的发动机上面。这个观点初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因为人们通常会关注飞机受伤的地方,但瓦尔德指出,那些“消失的弹孔”很可能出现在无法安全返回的飞机上。也就是说,飞机如果发动机被击中,很可能直接坠毁,无法返回基地,因此发动机上的弹孔数量较少。而那些机身中弹的飞机,即便被打出很多洞,仍然有可能飞回基地。 瓦尔德的这一观点,后来被称为“幸存者偏差”理论。军方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发动机部位加强了防护,结果美军飞机的生存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减少了因敌机轰炸而损失的战力。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数据分析在战争策略中的重要性,也揭示了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容易陷入的误区,即只关注到“幸存者”的信息,而忽略了那些未能“幸存”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