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一种经济理论,用于描述个人消费行为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该理论在凯恩斯的经济波动理论中具有核心地位。 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基本原理是,个人消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收入、利率、预期和财富等。在简化的模型中,凯恩斯将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的关系表示为一个简单的线性函数,即C=a+cY(或C=a+bYd),其中C表示消费,Y(或Yd)表示可支配收入,a表示基本消费支出(或自发消费),c(或b)表示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比例(或边际消费倾向)。 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有两个重要的理论解释:边际倾向消费倾向和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认为,个人消费不仅依赖于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水平(即绝对收入假说),还与可支配收入的变动相关(即边际倾向消费倾向)。边际倾向消费倾向表示每个单位可支配收入变动引起的消费变动,凯恩斯假设MPC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值,即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倾向于消费更多的收入,但消费增加量小于收入增加量。 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具有三个性质:第一,居民消费由当期可支配收入决定,利率对于消费没有重要作用;第二,边际消费倾向的数值在0至1之间;第三,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 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研究不仅拓宽了人们对消费行为的理解,还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相关因素来影响个人消费行为,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然而,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这一假说过于简单粗略,用于预测时误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