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达

二战飞机加固理论

 

    二战飞机加固理论主要涉及到一种逆向思维,也称为“幸存者偏差”理论。 在二战期间,为了提升战机中弹后的生存率,盟军决定给战机加护甲。起初,根据对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进行的调查,盟军高层认为在战机改进中,应该给弹孔最多、受攻击频率最高的两翼加装甲,以加强机翼的防御能力。然而,哥伦比亚大学的瓦尔德教授却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应该加固那些毫发无损的区域,即机身和机尾。他的理由是,机翼被打得千疮百孔仍能从战场上成功返航,这说明机翼能够经受住打击,不会影响飞行;而机身和机尾中弹少不意味着不会中弹,而是一旦中弹就回不来了,所以机身和机尾更需要重点防护。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军方派情报人员去调查德国境内的飞机残骸,结果果然如瓦尔德所说的一样,大部分坠落的轰炸机都是被击中了机身和机尾。于是,军方马上采用瓦尔德的方案对战机进行改造,在之后的战场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轰炸机被击落的几率明显降低。 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它指出了采样数据偏差的问题。在二战飞机加固的案例中,军方最初只考虑了幸存下来的飞机,而忽略了那些未能返航的飞机。瓦尔德教授则通过逆向思维,指出了那些未能返航的飞机才是关键,因为它们的数据被忽略了。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提醒人们在做出决策时要全面考虑数据,避免幸存者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