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日本的大轰炸主要指的是东京大轰炸。 东京大轰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航空队对日本东京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战略轰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两次轰炸。由于指挥轰炸的美军指挥官是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因而又称“李梅火攻”。 此次轰炸的背景源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不宣而战,出动350余架战机突然对驻扎在太平洋珍珠港的美国海军舰队基地进行了空袭,导致美国损失惨重,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为了报复,美国在1942年4月派遣轰炸机对东京等地的军事基地、工厂以及油库实施了轰炸。随着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逐渐掌握主动权,美国决定通过空军力量的轰炸使日本失去战争能力,从而达到迫使日军投降的目的。 在东京大轰炸中,美军使用了大量的燃烧弹。例如,1945年3月9日夜间,334架B-29轰炸机从马利亚纳群岛的关岛出发直扑东京,每架飞机携带六至八吨燃烧弹,共投下了2000余吨燃烧弹,造成的大火引发了火旋风,摧毁了日本皇宫以东地区。整个东京都在燃烧,房屋宛如融化的糖块般坍塌,河水几乎完全蒸发,干涸的河床上布满了烧焦的尸体。 东京大轰炸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东京是受常规炸弹破坏最严重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受常规轰炸死亡最多的城市。仅1945年的三次轰炸就导致14万人死亡,全城50%以上的房屋被焚毁,100多万人无家可归。此外,轰炸还使日本的战时经济陷入瘫痪,工厂工人的出勤率大幅下降,工业“生产严重受损”。 总的来说,美国对日本的东京大轰炸是二战期间一次极具破坏性的空袭行动,对日本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加速了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